从古至今,人们为什么总以玉传家?

2019年01月29日 4789

在我们中国人的观念中,传承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或传承文化,或传递精神,或是对子孙后代的一份关爱。在古代,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会留一个物件,代代相传。祖上的配饰、工具、藏品,都会被赋予特别的意义,交由后人保管下去。

说起传家宝,人们总是把玉作为最理想的传承物件,甚至还有“传玉不传金”的说法,为何大家会有这样的“传玉”情结呢? (以下图片均选用宋掌柜家仓库实物图)

玉,民族之瑰宝

和田玉不可再生、极其稀有,开采起来也非常困难,所以和田玉具有极高的价值。并且,和田玉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贬值,反而在岁月长河中沉淀的越来越有价值和味道!

而且,玉自古以来都是最具文化底蕴的象征,和田玉更是代表着美好品德、高尚风骨、至诚精神。把和田玉作为传家宝,是表达了一种美好的祝愿,人们常说“人养玉三年,玉佑人一生”,长辈把玉传给子孙后代,其实也是在把平安吉祥的福气传给子孙后代,希望子孙一生平平安安,健康幸福。

玉,尊贵象征

在古代,佩戴黄金并没有什么限制,不管你是贵族子弟还是商户人家,只要有钱就可以佩戴。它仅仅就是一种财富的象征,所携带的特有属性就是有钱,再加上金是金黄色的,给人财大气粗、暴发户的感觉。

而玉是只有达官贵人才可以佩戴的,品质极好的玉石寻常百姓根本就是望尘莫及,它是一种尊贵身份的象征。在讲究文化底蕴的中国,越是有钱的人家越是低调有品位,自然会选择多元化的玉石作为传家宝。

玉,传承文化内涵

传家宝,见证着一个家族的荣辱兴衰,寄托着家族成员的情感和精神,凝聚了家族的力量。它往往体现了家族养成的人格品性,是长久珍贵的精神传承。

而中国历来有崇玉、爱玉、享玉的文化传统,“玉德”中也包含了才智与情怀,是很多国家都不具备的独特的文化底蕴。把玉作为传家宝,是寄托了一个家族对后代的关爱与希望,也承载着家族上千年的文化与家族基因,是一种家庭文化的传承。

玉,传承家族品性

有关富,中国自古就有“富不过三代”的说法,但这个说法是有些片面的。这句话的完整版应该是“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整体考量起来,这句话的真实含义其实应该是,只有传承良好的道德风气才能富过三代,换言之,也就是想要长富久贵,应以道德、文章传家。

而玉,尤其是和田玉这种帝王玉、君子玉,一直就与“德”字有着紧密的关联。家里的老人把玉石传给子子孙孙,是为了时刻警醒后代,不论贫穷或是富有,发达还是落魄,都要做一个像玉一样的人,要有仁爱之心、要诚信、要有勇气、要志在四方,也要洁身自好。

玉,传承平安吉祥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玉文化,玉是被公认的吉祥之物,它吸收了日月精华,千万年的灵性,见证过沧海桑田的变迁。

用玉作为传家之宝,既是在传物质财富,也是在传福气,一块上好的玉件能给人带来好运,能防身避祸,能祛病延年,寄寓着人们平安、幸福的愿望与梦想。

传家宝饱含着“传承”、“家族”、“价值”等含义!作为“国石”的和田玉,历经风霜和岁月的洗礼,千年磨砺温润有方,与华夏文化深为契合。作为传家之物传承给后世,不光是物质财富的传承,亦是一种文化、一种信仰、一种福气的传承。

想要了解更多有关和田玉鉴别、保养、收藏、佩戴等知识内容,欢迎给我们留言。传承玉文化,结缘玉友人,宋掌柜是您身边的玉石专家。

猜你喜欢
男人戴玉有什么好处?
佩玉的男人是内敛的。玉的质朴使佩玉的男人出入进退俯仰之间不张不狂,懂得聚敛内在的品质。
2020-10-26
宋掌柜说玉:和田玉手串的正确佩戴方法,你戴对了吗?
无论男女,或左或右,都会于腕间佩戴一个手串,或为装饰,或为祈福
2020-05-06
和田玉作为礼物要怎样送朋友才会称心如意?
我们国家本就是礼仪之邦,都比较注重节日的礼尚往来。因此选择什么样的礼物赠送,这个问题往往会成为我们比较头疼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和田玉作为礼物赠送的一些技巧和经验。
2019-11-07
宋掌柜教你如何保养和田玉
世人常说“人养玉,玉养人”。这其中一个“养”字,就很好地说明了玉是需要精心养护的。想要玉养人,就必须先付出精力去养玉。那么玉石该如何养护呢?今天宋掌柜就以多年玩玉的经验,来为大家说一说这其中需要注意的几点。
2019-06-22
宋掌柜教您认识籽料里的那些特殊皮色
籽料里的皮色众多,而有些皮色很独特,它不同于平时我们见到的黑皮、黄皮,它或者皮色特殊,又或者外形特殊,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籽料里的那些独特皮色。
2019-03-29
宋掌柜携手央视、新疆卫视,传承中华玉文化
2018年,宋掌柜和田玉正式登陆中央电视台(央视CCTV),2019年初,宋掌柜品牌再次亮相新疆卫视。宋掌柜与央视、新疆卫视两大媒体强强联手助推国玉品牌形象,弘扬传统玉文化,赢得了众多玉石爱好者的青睐!
2019-03-29

上一篇: 貔貅要招财,这些讲究得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