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掌柜提醒大家千万不要把“脏色”玉料认为是废料

2019年03月30日 1981

我们都知道玉石是在地下埋没了上千甚至是上万年的时间,直到被人挖掘出土,被工匠精心雕琢才成为了美玉,但是,既然有了那么久的历史,玉石也是地下经历着各种腐蚀,绝对不可能是纯净的颜色,老话说得好“人无完人”那么玉也是一样的道理,但是玉石只要被挖掘了就会被制成漂亮的美玉,等待着和有缘的主人相遇。

《牡丹亭》中有一句话叫“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这句话用来形容国人对和田玉的这种情感正合适不过。精益求精、巧夺天工”是商品的最高追求。而艺术品是创作型的表达,以文化为诉求,以精神为内核,是高超的技艺合作下的产物。艺术品应当努力做到“道法自然、巧合天工”的艺术效果,在创作上“重道轻术”一切合乎道的发展规律去施艺,做到“尊玉施艺,大道至简”。中国人内心深处却始终对和田玉怀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几千年来,艺术、把玩、收藏的潮流一直在变,但国人对和田玉的执著和偏爱却一直未曾改变。
曾经一位玉雕师傳,花不足百元买了一块玉料。那块料斑点密密麻麻,几乎遮掩了玉石的质地。他拿回家稍作加工,竟雕出一件作品,这件名曰《风雪夜归人》的玉雕上,只有一披蓑戴笠者,而那斑点竟化成了漫天飞雪。这作品自成意境,玉雕师傅一举成名。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一首小诗,被具象化,而瑕疵一经点化,竟变成了灵动的雪花。这是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这是考验玉雕师傅的眼光和学问修养的。慧眼识珠不难,难就难在要能发现它潜在的美,这样的审美是独特的。
其实“脏”与“特色”只是一念之差。在有趣的灵魂面前,“脏”也能成趣!一件完整的雕刻作品,材料是基础,工艺是手段,文化是目的,内涵是灵魂的综合体。作品的完美体现不仅仅依靠娴熟的工艺,更需要雕刻者独到的设计和构思。而玉质本身的瑕疵给予了创作者足够的想象空间,成就了一些化瑕为瑜的传奇。

所以宋掌柜提醒大家以后再也不要把带有“脏色”的玉料认为是废料,玉不在于脏,而在于雕刻师是的技能。只要是玉石遇见了巧手的雕刻师都会变成与众不同的美玉!

猜你喜欢
老祖宗选传家宝,为什么“传玉不传金”?
为什么大部分人在选传家宝的时候,都会“优先选择传玉”,这有什么说法吗? 华夏文明几千年,一直以来就非常重视传承,传承生命,传承家族意志,所以,传家之宝就成了家族意志延续的重要信物。 而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唯有玉才能担当传家之宝的重任,唯有玉是最理想的传承物件。因为玉有五德,所以古语中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说法。
2021-02-23
宋掌柜:三种常见的玉雕技法,你知多少?
对玉雕作品而言,除了玉的质地外,最重要的就是工艺了。
2021-01-14
宋掌柜:怎样玩转和田玉,浅谈玩玉的几个必要条件!
怎样玩转和田玉,浅谈玩玉的几个必要条件!
2020-05-11
宋掌柜: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藏玉”?
“玉,石之美者。”因为美,石才实现了向玉的转化。因为玉的外观符合中国传统审美所以转化为中国人的精神,从而使玉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载体。同时,今天众多民众广泛参与和田玉的收藏也是空前的,而且更多的人在观望,跃跃欲试,也想加入这个行列。究竟为什么收藏和田玉,收藏和田玉的意义何在。
2020-05-04
张红哲
张红哲,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宝玉石协会副会长、首届“独玉杯”十大玉雕创作新秀”、美协副主席、南阳师范学院客座教授,现任红哲玉雕创作室总设计师。 张红哲从小热爱绘画,而且表现出极大的天赋,临摹作品可以乱真,有很强的理解能力。从1989年开始从事玉石创作以来,其作品就深受收藏家们的青睐。 因为具有良好的美术基本功,所以出自他手的玉雕作品都唯美而不失法度,具象里蕴涵着丰富的艺术夸张,刀工犀利、构思巧妙,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他擅长白玉把件的设计制作和国画创作,其代表作品白玉《五子闹佛》获全国“天工奖”玉雕精品展银奖,国画《猫》获2003年中享杯全国书画大展金奖。
2019-04-14
从古至今,人们为什么总以玉传家?
在我们中国人的观念中,传承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或传承文化,或传递精神,或是对子孙后代的一份关爱。在古代,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会留一个物件,代代相传。祖上的配饰、工具、藏品,都会被赋予特别的意义,交由后人保管下去。
2019-01-29

上一篇: 宋掌柜告诉广大爱玉的收藏人士不是所有的籽料都叫收藏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