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清代或清以后的玉器把件,只要带上“乾隆工”,马上身价倍增,被人高看一眼,“乾隆工”也已然成为玉器精品的代名词。
那么究竟乾隆工是哪种工艺?它到底有何特色?今天宋掌柜就来为大家好好讲一讲!
乾隆工,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乾隆时期玉器的工艺,因用料考究,精雕细琢,不惜工本,极富有时代特色而成为一种固定名词的称谓。
“乾隆工”的特点就是在用料和制作上不计成本,在工艺上精益求精,尽善尽美。
玉料好
大家都知道乾隆皇帝是个“玉痴”,由于对玉的喜爱,乾隆25年开始安排新疆贡玉,每年春秋两贡就达两千公斤。
如遇特殊情况,还要派专差采玉。如乾隆41年,从新疆运大玉六块,计二万余斤。
据说,故宫博物院藏玉三万多件,其中一半就都为乾隆所藏,为此他还得来了一个“玉痴皇帝”雅号。爱玉、还有钱任性,这就让乾隆爷彻头彻尾成了个嗜玉成癖,还乐此不疲的皇帝。作为一国之首,乾隆皇帝对玉的癖好,也为中国玉器史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乾隆一生赏玉诗文有800多首,其中关于痕都斯坦玉器的就多达65首,足可见他对痕玉情有独钟,诗中赞道:“西昆率产玉,良将出痕都”,“薄过刻片楮,轻喻举毛鸿”,所谓“玉既莹净,器薄如纸,良材巧琢,非中土玉工所能仿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