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张铁成,大家可能不太熟悉这个名字,但提及他的成就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不仅是中国玉雕艺术大师,故宫御用玉器修复大师,印玺制作技艺传承人,皇家宫廷玉器传承人,还任职中国玉文化研究会玉器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北京市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2003年奥运会会徽发布,张铁成设计的那方带着“中国印”的玉玺令其名声大震,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制作者则奠定了他在玉雕界不可动摇的地位。
他刚刚完成庆祝祖国70华诞的《千秋徽宝》的作品发布会,是继《奥运徽宝》、《冬奥徽宝》的又一国家级玉雕项目,在国内玉石领域,独此殊荣。
中国近代礼玉文化首推张铁成。
因其传承、发展中国古老玉雕礼玉文化,激活、扩大礼玉文化蕴涵,寻找传统礼玉在中国当代民族的精神契合点,以及中国玉文化的深层内涵,以精美玉雕来诠释我国道器并重的悠久文化,体察中国文化中,敬天法祖,顺应自然的形上之道,堪称巨擘,被誉为中国礼玉文化第一人。
张铁成继承北京皇家宫廷玉器端庄大气的精髓,多次参与国家重大事件的礼仪用玉的设计和制作,并屡获大奖。
其作品元素亦多取材中国玉器中属于礼器的重要者,如:六瑞、六器、以及其它礼器玉。并能于玉料之内,加以巧密构思及风范气势,妙有气韵,且具创意与革新精神,旷代铁笔,臻于大成。其作品广受好评,并且他一直致力于玉文化的传承。
在张铁成的从艺生涯中,2008年是浓墨重彩的一年。这一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张铁成受邀加入了奖牌制作团队。
以往的奥运奖牌,几乎全由金属制成,为了突出中国玉文化的博大精深,打上中国风的烙印,中方制作团队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将奖牌做成金镶玉的形式!
由于没有过先例,此设想被奥委会直接驳回。张铁成与其经过多次沟通交流,立下军令状,才获得尝试的机会。
奥委会对此很重视,要求极其严格,在整个金镶玉奖牌设计、打样当中,困难重重。制作时间紧张,方案多次改动。由于运动员在获得奖牌后,会因为激动、开心而做出亲吻奖牌、扔奖牌的动作。这又使制作团队陷入焦虑,玉制奖牌经不起摔啊!
为了向世界展示中国特有的玉文化,制作团队顶着压力继续前行。光是一个抗摔测试,各种厚度、尺寸大小的实验品、样品,就用了300余片玉,而这些全部由张铁成及其师姐王建无偿提供、免费制作加工而成。
设计团队最终过关斩将通过各种检验,极具中国风的“金镶玉”奖牌得以面示天下。
金镶玉奖牌的出现,无疑是奥运史上的重大突破。它彰显了“玉”的高贵品质,喻示了传统文化中的“金玉良缘”。
国际奥委会认为:“北京奥运会奖牌被证明是一件艺术品。它们高贵,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的结合。我们对北京奥运会奖牌设计方案表示祝贺!”
“你以为是‘人磨玉’,可是走着走着你会发现,原来是‘玉磨人’。”
在张铁成看来,“人磨玉,致其精;玉磨人,致其静。”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这句话用在张铁成老师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虽然已经很有名气,但他依旧谦逊随和,接人待物处事不惊,没有被商业化所驱使,能在如此浮躁的社会条件下,守住自己的一片净土,这是最难得的
就是这样一位醉心玉雕的匠人大师,也是宋掌柜一直以来所崇敬的榜样。
无论做什么事情,张铁成老师都喜欢亲力亲为,宋掌柜知道,张铁成老师是出了名的好脾气。
但在玉雕这件事情上,张铁成老师却有着自己的执着。
比如,判断玉雕的好坏,“第一是料,好料很重要;第二是工艺,精雕细琢是关键,比如观音,每一件观音玉雕都有它不一样的地方;第三是创新,一件好的作品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一件好的作品应该有自己独到的创意,同时也不能太古怪。”
在张铁成老师的展厅中,摆放着他历年来的心血,大到摆件玉玺,小到挂件手镯,个个都是传世之作,这些往往是不能够用金钱来衡量的。
早些年间,有香港富豪开出高价想买走一部分,被张铁成老师一口回绝,艺术是让大家欣赏的,不应该局限于个人。
2016年,一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好评如潮。该纪录片创下了年度奇迹,一群修文物的人也意外走红。
其间,张铁成老师就在故宫默默无闻地做修复工作,而且承担的是大名鼎鼎的故宫博物院“清二十五宝玺”的修复及仿制。
要说张铁成老师的个人事迹,怕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百闻不如一见,宋掌柜通过与张铁成老师对中国玉文化的探讨,受益匪浅。
知世故而不世故,脚踏实地,独具匠心,潜心研究玉雕作品,有了拿得出手的作品才有发言权。
在未来的道路上,宋掌柜的目标将更加明确,以匠心独运的态度创造每一个玉雕作品,赋予它们生命力,精雕细琢,打造传世臻品,让中国玉文化走向世界!